当前位置:首页 > 来时风雪 > 正文内容

真情《项脊轩志》

心光日记2008-08-30 23:08:00来时风雪137
项脊轩志
   归有光

  项脊轩,旧南阁子也。室仅方丈,可容一人居。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泽下注,每移案,顾视不可置者。又向北,不能得日,日过午已昏。余稍为修葺,使不上漏;前辟四窗,垣墙周庭,以当南日,日影反照,室始洞然。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,旧时栏栓,亦遂增腾,积书满架,偃仰啸歌,冥然兀坐,万籁有声。而庭阶寂寂,小鸟时来啄食,人至不去。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,桂影斑驳,风移影动,珊珊可爱。
  然予居于此,多可喜,亦多可悲。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;迨诸父异爨,内外多置小门墙,往往而是。东犬西吠,客越庖而宴,鸡栖于厅。庭中始为篱,已为墙,凡再变矣。家有老妪,曾居于此。妪,先大母婢也,乳二世,先妣抚之甚厚。室西连于中闺,先妣曾一至。妪每谓予曰:“某所而母立于芘。”妪又曰:“当姊在吾怀,呱呱而泣;娘以指叩门扉曰:"儿寒乎?欲食乎?"吾从板外相为应答。”语未毕,余泣,妪亦泣。余自束发,读书轩中。一日,大母过余曰:“吾儿,久不见若影,何竟日默默在此,大类女郎也?”此去,以手阖门,自语曰:“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,他日汝当用之!”瞻顾遗迹,如在昨日,令人长嚎不自禁。
  轩东,故尝为厨。人往,从轩前过。余扃牖而居,久之,能以足辨人。轩凡四遭火,得不焚,殆有神护者。
  余即为此志,后五年,吾妻来归。时至轩中,从余问古事,或凭几学书,吾妻归宁,述诸小妹语曰:“闻姊家有阁子,且何谓阁子也?”其后六年,吾妻死,室坏不修。其后二年,余久卧病无聊,乃使人复葺南阁子,其制稍毕于前。然自后余多在外,不常居。
  庭有楷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(与高中教材所选大体相同,部分有删改)

  俺觉得俺从小学到现在,也学了不少的文言文了。游记、散文,写景的、抒情的都有,可我惟独觉得这篇是最棒的。无论是感情的细腻,还是言辞的深情,都把我打动了。简单、琐碎的生活中的细小之事,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体现的淋漓尽致。“客逾庖而宴”,母亲的“儿寒乎?欲食乎?”,妻子的“时至轩中,从余问古事,或凭几学书”“述诸小妹语曰”,还有“吾妻死之年所手植”的“枇杷树”。件件都发人深思,令人唏嘘不已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心光日记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indlight.cn/post/47.html

标签: QQ空间
分享给朋友:

“真情《项脊轩志》” 的相关文章

那年冬天

      那天冬天,一点也不冷,尽管是漫天飞雪。       去年,虽没有下什么雪,只是飘飘洒洒落接几粒雪籽,我却觉得冷得很。为...

失得取舍

呵呵,又开学了,时间不多了啊……有失有得,有取有舍呗!失C、CSS、HTML、PHP、JAVA、JS……换得一个STUDY,值吗?呵呵,值与不值已容不得我再犹豫了。时光如矢,岁月如梭,怎可既往蹉跎。...

凑齐“耳光”与忧伤

  此别,也不想多说什么,只求大家记得有我。  网络与电脑是我的至爱,但文学、音乐、美术这些东西也不见得差她多少。  一个代表着这个世界最先进的思想、理念、技术,一个是与心灵相通的美妙。  而现在,我却不得不离开她们。  是“她们”,不是“她”。  没有她们,我将如何度过苦涩的日子。  有她们,我知...

年前年后

呵呵,有一向没写这了,把前几天写在别处的粘过来了。  2009-02-01 12:38  2008这年,过得有点恍惚,飘飘的,不知不觉已经跨过。这一年成长了不少,也学习了不少、懂了不少。  今年过年,是在老家过的,老家的房子已经收拾好了,所以27(晓得是27还是26记不清了)我们就都回去了。29早上...

无题咯

今早上上网时,照常登QQ,一看邮箱有新邮件(就是上面的),我平常不用邮箱的,所以进去只是点下,觉得不点一直提醒,有个数字不美·~~原来是个群邮件,还是经过N转发了的,一直拉到最下面才看到原邮件。一看是个祝福的一段话,还有个“超链接”,也就随手点了·`浏览器跳转后,一看当时就没兴趣了,几年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看不清,换一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